close

br/>資料來源:http://www.truemovie.com/2002review/NowhereinAfrica.htm

描述二次大戰時猶太人受納碎德國迫害的電影不勝枚舉,來自德國本地的「何處是我家」卻用全新視野來解讀這場紛紛擾擾,場景搬移到了地中海對岸的非洲,完全避免了可能發生的陳腔濫調,並不訴諸悲情,而用真情流露來感動人。隨著戰事逼近,這群隔海移民只能從家書或廣播中探聽納碎迫害史,雖然屠殺慘劇並未實際降臨在他們身上,但是我們清楚看見家鄉的浩劫如何剝奪了他們所想要的生活方式,付出的代價不比那些選擇留守家園的親人低,戰禍遺害可謂無遠弗屆。

猶太人在二次大戰被隔離屠殺前夕,男主角就有遠見帶妻女一行三人來到非洲避難,意味著他們必須放棄所有家產來到新大陸另起爐灶,這對視錢如命的猶太人來說格外困難,太太一開始以為是來度假,把積蓄全部拿來買洋裝,來到非洲才發現完全派不上用場,在這裡「價值」必須重新定義。

男主角在德國原本是名律師,來到非洲後卻無處施展抱負,他反倒把象徵威望的律師袍送給了曾救過他一命的黑人廚子。在這片尚未開化的土地上,求生本能便是唯一的一技之長,他被迫開始學習狩獵技術維持基本尊嚴,但畢竟有違天性。

夫妻兩人原本門當戶對的婚姻到了非洲開始產生危機,他們開始面對最不願意碰到的生計問題,活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讓人生價值微不足道。也唯有認清婚姻的本質並非建立在財富、地位上,他們彼此的關愛歷久彌堅,才是維繫整個家庭運作下去的動力。

期間他們曾數度分隔兩地,包括了被英軍抓去當俘虜,突顯出猶太人裡外不是人的窘境;當風波平息後,男主角又立志從軍爭戰,再度與妻小失去聯絡;最後大戰結束,男主角被德國重新徵召成為律師,準備動身回國時,妻女感情上卻已經和非洲大陸無法分離了,他們得面對婚姻是要繼續維持下去或是放棄的難關。

電影劇本實在優秀,我們看見劇中所有轉折都是大環境因素下所不得已的作為,特別是這些事件都是歷史上有憑有據所發生,在其他二次大戰猶太人電影中,我們大多直接看見猶太人集中營被迫害的每個步驟,在「何處是我家」裡運用隔海觀戰的技巧,卻同樣體驗了戰亂所造成的流離失所,更有甚者非洲大陸的天災一樣造成衝擊,尤其尾聲前夕的一場蝗災令人印象深刻難以磨滅,這是本片的最後一個轉折,安排的恰到好處,男女主角重新體認了不可缺少對方的事實。

本片一家三口的觀點並無偏廢之虞,三人對於來到非洲生活都有深刻而獨特的感想,這個猶太家庭並非典型的傳統猶太家庭,他們對於自己的宗教並不算虔誠,反而對於德國認同的情感比較多,悲哀的是卻被納碎仇視,被迫同室操戈,這提供了觀眾一個另類思考的餘地,並非所有人都是民族主義至上。至於從小就在非洲長大的小女孩則另當別論,對她來說非洲就像她的家一般自然,可以和諧融入當地人群中,也更進一部發現了黑人與白人或者猶太人與其他白人在先天上、文化上的差異。

「何處是我家」可能不像你想像中那麼簡單,不僅是男人、女人在新大陸上學習如何獨立生活的奮鬥故事,也不只是小女孩面臨國家認同問題:「何處是我家?」這麼抽象的問題而已,說穿了,它用一個小家庭學習愛的故事,來檢視大時代的動盪不安,他們沒有其他選擇除了緊密相依。能夠見微知著,十分高明的做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ogano 的頭像
    sogano

    Running Man

    soga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